澳门威斯尼斯人(4494-VIP认证)-最新App Store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心得

重庆“语文新时代”学术研讨会心得——杨乐


更新时间:2018-11-16 15:46:17  信息来源:张红宇名师工作室  浏览次数:10548 次  【作者:】 

2018年10月,金秋送爽,我们一行人有幸前往重庆参加第十一届年会“语文新时代”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名家风范,让我们千里迢迢,不负此行。

会议伊始,我们有幸与统编教材的编写者陈翔,有了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陈翔老师带来的《谈统编教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给我们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教、学、考的统一;

二、在考试的结束的时候,务必要分析正答率;

三、教师用书是学科素养核心的展现,是重要的教学参考;

四、名著阅读题的讲解,应体现语文要素。

这个建议来得份外及时,以往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指导名著教学,一直是我的困惑,尤其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红星照耀中国》,因为它红色文化的要素,很容易处理成政治味道太重的讲解。而陈老师的一番解读,给了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陈老师强调,红色文化和语文要素不是矛盾的,语文教材要和政治教材区分开来。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习的时候,要去思考诸如“采访对方,让传主来叙述,这样的好处有什么”,学生自然就能想到真实、是第一手材料,这对于传记的体裁是一种扩充。

会议所提供的和教材编者直接对话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对于统编版教材的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自觉地运用教材。

随后,肖培东老师带来的《抓住文本资源,巧读自读课文》高屋建瓴,他一上来就尖锐地指出了自读课文在教学中所遇到了两种极端:一、把自读课文处理成教读课文;二、自读课文完全不教,明确了自读教学设计的初衷是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

肖老师建议我们很好地利用和处理自读教材的助读资源,比如旁批,比如课后的思考探究题,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巧问,让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升,最后,肖老师建议我们做教材解读的有心人。

会议的第二天,著名作家麦家如约而至,他是《暗算》、《风声》的作家,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语文人文味儿的别具一格的交谈。

麦家指出,人文熏陶应传承到学生,倘若一味得盯着成绩,反而会浅薄了语文的含量。

语文为教,人文则育。

语文应善待心灵,当学生处于青春期,处于想要告别童年,处于成人角色和童年角色的撕扯中,他的情绪应当如何宣泄?便是宣泄到了经典的文学作品中。

    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了人文的滋养,他便能成为一个有质量的人,一个有自己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有了这些,他在人生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惑与艰辛,便有了可以安放的地方。与此同时,他对于人生困难的消化能力和对于痛苦的排泄能力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

麦家的一番阐释,让我对于语文的人文任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学育人的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收获的日子总是让人迷醉而又短暂,重庆的学术研讨会结束了,我们在知识的余波中,久久难以自拔,带着沉甸甸的收货,踏上了归途。走出来,方能开拓眼界,走回去,方向更加明晰。这次学习,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语文教学的迷雾,我将以更饱满的热忱,投入到热爱的语文教学中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校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相关连接 | 管理登陆

澳门威斯尼斯人4494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望田路7号 电话:0374-2361001
备案号:豫ICP备10012515号-1 技术支持:【春秋网络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