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集体力量,打赢网络直播攻坚战——孙秋菊 李娜 更新时间:2020-04-23 09:29:0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9555 次 【作者:】 依靠集体力量,打赢网络直播攻坚战 数学组 孙秋菊 李娜 2月1号学校通知让老师们都下载钉钉,参加钉钉使用方法的培训,从这天起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就知道很快我们就要面临网上直播课。 此时内心的焦虑,恐慌多于对这种课的好奇。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面临的群体不只有学生,还有他们的家人们,这意味着我们代表的不再是我们个人,而是十二中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拿出上公开课的高标准,细致到所说的每句话;其次讲课方式发生变化,没有学生的互动,很难生成问题,这要求老师们以全新的上课模式进行,备课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预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另外电脑操作对岁数比较大的老师也是一种困难…… 鉴于以上问题,为了2月10 号能够成功上好直播课,我们组多次通过网络会议进行教研,讨论有关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同时考虑到本组有三位50岁以上的老教师,对电脑,平板,手机的配套使用进行直播存在着困难,但是他们对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对考试所涉及知识点,题型都有精准的把握,而青年教师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方式,我们决定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团队作战,互帮互助,各尽其职,在团队协作下,把直播课上成最好的效果。 首先组内教研,确定每一周教学计划,给五位青年教师排好上课时间,每人每周一节正课,这样就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备课,但辅导课各上各班,因为这样更有针对性。 其次,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青年教师搜集优秀教学资源(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由三视图想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这类题型借助洋葱数学视频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另外教研组长李娜推荐省骨干教师宋歆的直播课,组内成员每天跟听,借鉴其优点),资源共享,精修课件(对于课件中的每道题都再三斟酌,对比,优中选优),充分备课,精确到上课的每句衔接语(上课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学生互动较少,老师们在备课时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提前预测,设置在上课环节中,把每周的一节课务必上成公开课的质量。在直播课之前每个青年教师根据自己准备情况在组内约好利用下午或晚上的某个时间段通过小群组电话会议试课,组内评课,三位老教师给出指导性建议,在每位老师上课前,课件都修改多次,课讲过3到5遍。同时考虑到网上上课学生视力及注意力问题,每节课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做到精讲精练。每位老师的直播课,组内其他成员都要认真听,课后群内及时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然后,考虑到学生过度用眼问题,课下作业以课时练为主,不再布置线上作业,每天晚上6点准时给学生发送课时练答案,学生批改订正。学生的问题在班级微信群里提出,每位老师搜集后,根据各班情况,晚上不定时直播辅导。 最后,直播课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板书困难,互动不足,网络问题,作业检查,课后辅导在我们十二中数学组群里大家随时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方法,这些问题在大家的互帮互助下也逐一解决:比如板书困难,大家安装了希沃助手,自制了电容笔;互动不足,在设置问题时简单化,学生在留言板回答时很方便…… 我们的做法得到了教研员谷晓凯老师的肯定,他也加入到我们的群中,听年轻老师的课、参加集体备课、评课,使我们收益匪浅。 直播课相比面对面授课,存在很多不足,但在这个特殊时期,直播课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作为教师,我们只能从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上多下功夫,让学生高效的听课。经过四周的直播课,我们边学习,边改进,慢慢的适应了直播课,但还是期待春暖花开,不带口罩,相聚教室的那一刻。 |